2013年11月15日星期五

从坟场到502——浅谈“简体字”

      目前所使用的简体字是在六十年代形成,新加坡教育部委任的简化汉字委员会,主席陈晋,秘书周经宛,与王东海、符福杰、李昌源和吴乃良,于1969年发布第一批502个简体汉字。在同一时候,中国也对汉字进行简化,形成两地汉字不一致,新加坡稍后决定以北京为标准,因而502简化字部分不再使用,因此当时的学生必须从头学习。另一方面,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泰国以及一些欧美国家的中文报刊依然使用繁体字,华人世界从此分成简繁两个阵营。

      文字从古至今字形与写法一直在改变,甚至不同字体就有不同的写法,这种不同写法是被接受的,因此存有大量异体字,异体字在碑铭方面更显著,主要的原因是笔画过于繁复的文字在镌刻时会出现困难,尤其质地不佳的石碑。这些墓碑的异体字可以追溯到民初甚至清末,是因生活所需而非政治推动,不过简化体后来却政治化。这里就浅谈几个在墓碑看见的简体字

坟与

            “坟”繁体字由土贲组成,贲有装饰之意,坟为地面上的建筑,墓为地下的墓穴。在墓碑中榜墓主名字之后,会有佳城、寿域、茔、坟或墓等字,按观察,佳城寿域的坟墓倾向精致,茔或坟都偏向简单,而墓则两种情况皆有。“坟”是1969年的502简体字之一,从清末直到1960年代频频出现,有趣的是,正体字在坟山很少看见,此外, 古与“”字相通,使用率却比不上“坟”。

门与
      在封建的年代,通过婚嫁成为家族一分子的女性,经常被称为某门某氏,门是夫家的姓氏,氏指自己的姓氏。尽管现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没有冲击父系家庭的观念,而某门某氏已形成讣告的格式。门与氏也反映在墓碑上,大多数已婚妇女的坟墓都可以看见门这个字,它也是地名,如金门厦门等地区。武吉布朗三号山有商门蔡氏在1940年去世,太原山关于“门”的坟墓更可以追溯到光绪十年,门字是502简化字之一,它也是部首,和门有关的字都简化,门使用80多年之后才被纳入简体字,当然它当时是属于异体字。

国、
      部首“囗或”是的正统写法,在早期的墓碑多数是人名,民国成立之后,以年号民国和国名中华民国出现的频率最高。这也502简化字之一,不过当时的写法是“囗王”,而现代汉字则是“囗玉”。民初中国成立共和国,国字也出现另一种异体字——“囗民”,民最后一撇还超越顶端,大有人民出头,人民为一国之主的寓意。在王氏太原山有墓主王保国,其墓碑出现三个不同写法的国,民“囻”是年号,民“國”是国名,而保“囯”为人名,这令人怀疑三个国字是否各有不同含义,事实上,囻字某个时期泛指民主制国家,一些君主国家并不用囻。目前所发现的民“囻”坟墓不多,使用期也不长,主要在1920年之后几年;民“囯”的坟墓比较多,最早可以追溯到1913年除了王保国之外,还有1922年去世的陈宫钟,1931年的萧椒娘,直到1960年代还依然使用,1969年正式成为502简体版之一。“”的历史最久,使用期最长,而现在所使用的“国”字是后期的规范字,反而未在坟山出现。

后与後
      “后”是个古字,最初是指君主,后来君主改称为帝,“后”就逐渐演变成帝皇的妻子。在坟场看见的后土是古老的土地神的信仰,坟墓旁边的后土和后土主宰幽都的观念有关。土地神的信仰出现两个层面的发展,道教的后土是与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的地袛,随着地方权力架构的成立,也出现一方一境,地位卑微的土地神。武吉布朗有座坟墓墓主黄忠良1869年去世,他有一儿子丕后,这个“后”相信是古字而非简体字。“后”另一个意思是后来,它源自繁体字,在502简化汉字时成为“后”,但金门有一处叫“后山”,也称为“後山”,南安也有“格后”,这些地名貌似前后的“后”,这以为“後”的简化版在清末已经出现。

会与
      “会”在坟场比较常出现于人名或地名新会,新会古称冈州,桥南路的岗州会馆就是新会人的会馆。武吉布朗一号山平民坟区有一墓主梁敬在1936年去世,其祖籍新会的“会”是简体版的异体字,它是502简体字之一。

宝与
      “宝”字多用于人名,目前已知五座属于民国年代,一座清代坟墓。二号山卓门吴氏谥福娘和卓门吴氏谥红虾同侍一夫,前者1928年去世,后者是生圹,他们的儿子叫金宝。林镜秋在1942年去世,他的九名儿子的名字都以宝字开头。杨甘娘在1921年去世,她有一名女孙叫宝须;章芳田之妻李卓娘在1918年去世,她的儿子叫宝玉;章芳田之父在1902年去世,宝玉的名字也出现在墓碑上,杨甘娘是章芳林的妻子,而芳林和芳田有些渊源,严格上来说,这六座坟属于三个家族,太原山也有几座简化版的“宝”字坟墓。它是502简体字之一,但在清末已经存在。

狮、

      “獅”的现代简体字是“狮”,在502简化时却是“”,目前的写法是后来再规范的,太原山有墓主王门陈氏亚“,在戊戍年即1958年去世,还有一座辛亥年(1911) 的坟墓墓主名字也叫“,这个字只在本地区通用。被弃用的502简体字不少,其他的字如“飞”、“要”、“来”、“发”、“无”等等。

峕、时
      “峕”为“时”的讹字,通常在年份之前,武吉布朗二号山墓主李门陈氏就有峕同治七年戊辰八月吉意思就是时为同治七年,太原山有峕光绪甲辰年三号山陈恭锡之墓有峕宣统元年巳酉,新恒山亭陈鸿辉之墓也有峕光绪岁次丁未年,“峕”字多数出现在清代古墓,或是族谱,民国之后甚为罕见,它并非502简体字。

结语
      墓铭除了年份以及少数术语之外,还包括大量当代地名和人名,从繁体的异体字到简体的正体字是个冗长的过程,透过坟场我们可以看见这种演变,上述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等待探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