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之名始见于《诗经》:“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牵牛星是天鹰座的主星,也称为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灵;织女星则是天琴座的主星,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曾经靠它们导向,这两颗星又明又亮,即使在城市的街道也能看见,但我就是欠缺一些缘分。传闻牛郎织女一年只会于一夕,他们分手之际都会落泪,清晨无故被咆哮风雨声所惊醒,不晓得是不是他们在悲伤的哭泣?
七夕,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纪念织女,民间又称七姐,她是七位仙女中最小的一位。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因为织女聪明美丽、多才多艺,在七夕夜向织女求智乞巧,可以除去笨拙,又称乞巧节。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这是一个很美丽的爱情故事,成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七姐会也称为七夕银河会。 |
大多数的广东家庭在这天都会祭拜七姐,最具特色的是七姐会,前者是为家里的小姑娘乞巧,后者是由成年未闺女所组成的集体祭拜,人数少则七人,多的则有数十人,她们每个月会缴纳一笔钱,到七夕的时候就会用来购买供品。相传七位仙女会在有七夕下凡,因此少女凑齐七姐妹结为金兰,据说这夜结盟的姐妹友情会天长地久,不少七姐会是由这些姐妹淘所组成。
香港历史博物馆 七姐盆与七姐衣 |
七夕以巧果最为出名,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供品据说还有鲜花与豆谷类,另外还有七姐秧,这是七种发了幼芽的豆类。
香港历史博物馆 精巧玲珑的小摆设 |
在七月初六月儿上升后,穿戴整齐的女子就在街道上摆供桌设香案陈列祭品,牛车水是广东人最密集的地区,这里的七姐会更为热闹,无论是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人来人往,一条街道可以多个七姐会。男性虽然不能参与但都被吸引而来,他们都希望在这天遇上心仪的织女,正因如此,七夕是个令人期待的情人节,事实上拜七姐也称为七夕银河会,宛如人间牛郎会织女。
七七卢沟桥事件之后,本地华人掀起一轮援助运动,不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响应号召节约救国,当时诸多七姐会将仪式简化,并将省下的金钱捐助灾民,七姐会的规模开始走下坡。在50年代,岗州会馆有许多妈姐的会员,她们在会所内组织七姐会,乞巧节到来时,在会所设香案,展示精心制作的瓜果豆类雕刻及刺绣等手工艺品,吸引很多人来参观,当年被誉为最有看头的七姐会,不过七姐会已经出现青黄不接。1988年,据报道顺德沙溪黄族同乡会还主办七姐会,是当时仅存的硕果,七姐会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以往妇女可以选择的职业有限,几乎和一双灵巧的双手有关,而之后就是相夫教子,求智乞巧以及美满姻缘是妇女梦寐以求,因此衍生七姐的崇拜。随着女性教育普及,职业选择更多元化,灵巧的双手已经不是必备的条件,相夫教子甚至婚姻也未必是人生必经之路,七夕乞巧也随之没落。另一个外在的因素则是人口大徒迁,六七十年代大量人口迁离甘榜到一个陌生的组屋区,昔日的七姐会也随之消失。在经济上,西风压东风,眼见英语源流坐享经济成果,也造成更多人脱亚入欧,华文成为教育上的负担,华人传统更斥为迷信,七夕也只能静悄悄的退出舞台。
最有趣的是,人们能够接受西方的爱情神话故事,西方的迷信,就没法接受自己的爱情神话故事与迷信。只懂得讥笑辜鸿铭留辫子,却剪不断自己脑袋里的辫子,或许这就是新加坡人的特殊之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