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窑的前世今生
大巴窑是新加坡的第二个卫星镇,当时吸引许多年轻人在此安身立命,建造家园,许多人对这块土地的记忆都从这里开始。地理名词会随着时间和发展而改变,历史上的大巴窑其实是另有所指,这里就追溯历史的渊源和发展,重新探索大巴窑的前世今生。
从咖啡山说起
大巴窑一词可以追溯大片1844年的地图,旧时英文拼写成Toah Pyoh,泛指亚当路到大巴窑西的山区,由于面积庞大,因此划分为大巴窑内和大巴窑嘴口(边缘之意)。有人认为巴窑一词译自马来词汇沼泽(Paya),巴耶利巴确实和大巴窑有些渊源,早期巴耶利巴拼写是Pyah Lebar,利巴在马来语有宽阔的意思,两个地理名词甚至出现错误使用。但巴耶利巴是沼泽地带,大巴窑却是山区。
对洋人来说,大巴窑是个非常拗口的名称,发展过程就出现新地理名词。乔治•亨利•布朗(George Henrry Brown)在1846年来到新加坡,他在汤申路买下一片土地,取名快乐山庄,因业主之故也称为布朗山(Brown’s Hill)。布朗一词在后来的地名命名中多次出现,新恒山亭的主峰称为布朗山(Bukit Brown),华人公墓成立之后取名为武吉布朗华人坟场,隔年由武吉知马通往高尔夫球场的道路,即目前的谦福路,也被命名为武吉布朗路。
布朗山不论如何音译,对华人而言也是很拗口,而Brown有咖啡色的意思,译为咖啡山更传神。在洋人将大巴窑布朗化的同时,华人却把布朗咖啡化,当时称为羔丕山。大巴窑一词在华人社群中一直延续使用,新恒山亭虽称为咖啡山,但正式名称是大巴窑福建坟场。武吉布朗也有墓志铭点出该处就是大巴窑。
大巴窑卫星镇的成立后,大巴窑一词频频出现,然而现在的大巴窑其实只是以前的大巴窑嘴角的亚佛路、文德路与金吉路地区所组成。因南部被黄埔河切割,北部在布莱德路开辟前,碧山亭坟场尚未成立,两地是相连的林区。在19世纪末,只有这三条道路横跨黄埔河,也是衔接外界的主要道路。
佘有进振春园
现大巴窑土地旧属佘有进所有,大巴窑西就是他的豆蔻种植园丘——振春园。早年新加坡虎患频频,传闻感天大帝是主管山林之神,老虎未经其允许不敢伤人,因此在山林间讨生活的居民都会供奉感天大帝,这座小庙也称为豆蔻园感天大帝。供奉感天大帝的多为潮州人,后来潮人北迁柔佛,闽人大量涌入,豆蔻园内同治九年(1862年)的香炉是由安溪人所捐赠。振春园最初是由园内员工所供奉,管工后来向园主提议开放给附近居民,逐而成为公庙。
在佘有进逝世后,振春园最初是家族共享的遗产,佘连城兄弟在1900年退股后,就成为佘应吉的独资公司,当时已经是黄梨种植园。振春园一度成为家族的私人墓地,甚至被称为坟山(Grave Hill)。坟墓后来迁葬他处,大巴窑医院也建造在园区,佘有进坟墓虽不受影响,但振春园从此荒废,坟墓也疏于料理。
感天大帝后来受到信徒轮流供奉,居民于1950年代在亚佛路建造庙宇。在麦里芝蓄水池建筑之前,河流经汤申路和大巴窑后转向黄埔河,该处也称为通兴港,因此庙宇取名亚佛路通兴港神会。大巴窑后来发展成为新镇,庙宇搬迁到大巴窑七巷,和其他庙宇组成伍合庙。
亚佛路最初称为坤丰产业(Khoon Hong Estate),坤丰是黄亚佛的商号,周边地区一度由家族所拥有,因此这条道路以他命名。现中华总商会就是他的大夫第,和佘有进、陈成宝、陈旭年的四座豪宅合称潮州四大厝。
文德路安祥山
战后因学校不足,大量适龄学童失学,民间组织纷纷自发的创办学校。当时会馆多数在市区,创办乡村学校的重任就落在乡村领袖或庙宇身上,并获得村民热烈支持。乌桥文德路安祥山的公立安祥学校创办于1947年,1966年因发展大巴窑卫星镇而关闭。公立聚华学校是由聚天宫于1946年所创办,当时利用庙前的戏台作为课室,戏台充当课室几乎可说是乡村学校的特色。
说到安祥山,就会联想到牛车水的安祥山和谢安祥,其实大巴窑的安祥山也和谢安祥有关。政府早年没有给山区的村落命名,更谈不上乡间小径,在没有路名的情况下,显著的地标成为居民的俗称。谢安祥家族坟墓在19世纪末葬在该处,因此被居民称为安祥山,在此的学校也称为安祥学校。这里也是私人坟区,即坟墓密集度低,规模大私人坟场,除了谢安祥家族坟墓外,还有王有海家族。
文德路从马里士他跨越黄埔河,直达现在的大巴窑四巷和六巷,安祥山大约位于大巴窑七巷,合春园和修德善堂就在毗邻。道路迟至1905年才出现,或因黄埔河上的桥梁乌黑,因此俗称乌桥。文德路是以黄敏之子黄文德命名,家族以船运起家,但男丁不多而且早逝,家族生意后来由黄文德姐夫林和坂继续经营。
金吉路双林寺
刘金榜最为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献地创办双林寺,据福州怡山西禅寺文献《西禅小记》记载,刘金榜和儿子都做了一个不寻常的梦,梦里有个金人从西方而来。1898 年,适逢贤慧等人经历 6 年的锡兰朝圣之旅,在回国途中过境新加坡。刘金榜极力挽留,献地兴建佛寺。
双林寺是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最早兴建的是供贤慧母亲慈妙等比丘居住的珠琳庵,即后来的法堂。贤慧在1901年夏逝世,建造工程重任就落在性慧身上,但他也在隔年逝世,寺院就交由明光主持,慈妙和禅慧、月光等人于1902年冬回国。寺院工程分几个阶段施工,由城隍庙广福宫开始,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山门、伽蓝殿、祖师殿方丈室、禅堂等陆续落成,成为本地最早和规模最大的寺院。
落成后初期因道路不完善,香客前往双林寺都乘船经黄埔河在金吉路上岸。即使道路逐渐改善,因处于郊区,香火始终不如市区寺庙旺盛,但双林寺有股独特的魅力。寺内建筑宏伟,数十包括邱菽园、陈宝琛等人题上对联的石柱,吸引不少文人雅士前来缅怀,并且写下许多诗词和游记。
金吉路从马里士他路通往大巴窑,是以蔡金吉命名。他热爱农艺,1896年起多次在马里是他路的别墅举行园艺会,展示他所种植的奇异花卉。
大巴窑卫星镇
继女皇镇之后,大巴窑成为第二个卫星镇,国家发展部于1961年宣布建造4万房屋,可供20万人居住,人口规划的密集度后来进一步提高。卫星镇是集合住宅、工业、商业、公共设施和娱乐于一处的崭新现代化城镇概念,区内设有医院、学校、巴刹、戏院和邮政局等,一切应用的设备都有。为了区内安顿居民,建屋局于1961年开始在金吉路建造两百间房屋。
大巴窑新镇和加冷盆地两项工程是同时进行,当时加冷盆地在退潮是沼泽地,涨潮却被河水覆盖,因此决定铲平以大巴窑之山,填加冷河盆地。1964年,一条临时道路由大巴窑开始,经波东巴西、双林寺和圣迈哥住宅区,在后港二英里处横跨实龙岗路上段直抵加冷盆地,四年内从大巴窑运载6百吨的泥土填平加冷盆地。为了避免地面交通受到影响,当局建造天桥跨越繁忙的实龙岗路上段,著名的南生花园就在这次移山填海工程中被拆除。
迁徙计划从1961年开始,但却困难重重,因此工程一直延后动工。建屋局在1963年迁移葬在大巴窑各处的近百坟墓,终于在1964年开始建造组屋,第一批在1966年落成。1968年,政府确定双林寺和修德善堂被保留,整个卫星镇在1970年代完成。据居民的回忆,当时修德善堂位于山脚地带,如今却比周边地区略高,可以想象当时移山填海的工程有多庞大。
暮年回首
卫星镇成立初期,不少年轻夫妇迁入,大巴窑显得朝气蓬勃。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已步入晚年,子女在婚后陆续搬到其他新镇,大巴窑成为暮气沉沉的老人区。2002年,大巴窑建屋局中心落成后,建屋局总部也搬迁到这里。期间也在大巴窑邻里建造一些新组屋,这给整个社区注入活力,然而生活面貌也出现很大的变化。暮然回首,重新构建新一代大巴窑卫星镇已半个世纪,多少人依稀记得她的来时路?
收录于
2020 Vol 9
书写文学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