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

武吉布朗——锡克卫兵文化

提起周玉龙中医师,许多人或许不了解,不过说起武吉布朗那座彩色锡克卫兵的坟墓,几乎无人不晓,这对巡城守府的锡克卫兵可以说是武吉布朗的地标。

锡克军人
锡克最初是宗教,在印度教的基础上与回教影响下形成的新教派,主张一神信仰,人人平等,反对种姓分离,因此其男性以“星”(Singh)为姓,意为狮子;女性则以“考尔”(Kaur) 为姓,意为公主。錫克在梵文的原意是門徒,教徒自称祖師的門徒,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盘踞印度西北和巴基斯坦的一支民族。

由于民俗迥异,锡克族与印度之间存有矛盾,在英国占领印度之后,锡克男性受雇为雇佣军,此后锡克人随着东印度公司的脚步向外徒迁,在莱佛士登陆新加坡的时候,就有120名印度士兵,其实他们就是锡克士兵。不是所有印度士兵都是锡克人,不过以锡克为主,由于他们都缠头巾,因此头巾成为雇佣军的特色,因此不论是否是锡克族,雇佣军一律缠上锡克式的头巾。

中国军团
为了抗衡俄国的势力,英国与清朝政府于189871日签署《租威海专条》,威海既成为英国管辖区,隔年组织一支华人雇佣军——中国军团,它业称为华勇军。中国军团设有长枪连、机枪连、炮队和骑兵队,同时有军乐团、翻译员以及卫生队,曾在1900年跟随八国联军攻打天津,1902年又挑选了12名官兵代表中国军团到英国参加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有趣的是,中国雇佣军也和印度雇佣军一样,缠上锡克族的头巾,这显示锡克的军人形象已定性。

孟加拉军团
早期在新加坡的锡克族都是雇佣兵,他们在欧南路及新桥路的交界处设立印度士兵军营,这里也被正式命名为Sepoy Lines,华人译为四排坡。Sepoy原自Sipai,是士的意思。由于他们隶属的称孟加拉军团(Bengal Regiment),因此锡克人长期以来被被称为孟加里,印度还有一支人种称为“孟加里人”(Bengali),这两个“孟加里人”经常被混淆。

康有为在新加坡受到锡克卫兵的保护
锡克士兵也被指派护卫的任务,在义和团之乱的时候,康有为正在新加坡,由于担心清朝政府派人暗杀,因此委派十多名锡克卫兵保护。1915年锡克士兵发生一场兵变,他们之后担任较次要的任务。雇佣军多数在中年之前退役,由于拥有军事背景,他们退役后经常受雇于当地富商,尤其是土生华人。
二十世纪初,本地流行装饰性艺术,锡克卫兵也融入建筑,成为装饰的一部分,芽笼十九巷以及马里士他路尚有锡克卫兵的浮雕,不过站在门外的锡克卫兵的朔像已经荡然无存。

在武吉布朗貌似华人的“锡克卫兵"
门神是房屋的守卫神,在显赫人物的坟墓也有武将站岗,而在南洋,锡克卫兵却取代了门神武将,甚至从现实生活延伸到阴府。华人的丧仪有烧冥纸和纸扎金童玉女的习俗,这种仪式演变成焚烧纸扎锡克卫兵,在槟城一带更为流行。此外在门外站岗的锡克卫兵塑像也走进坟场,武吉布朗大约有三十多对锡克卫兵,最早的一对大约建于1917年,武吉布朗甚至还有一对缠上“锡克式”头巾,貌似华人的锡克卫兵!

锡克卫兵
早期的本地居民来自各地,他们致富之后都回故里,除了财富,也将带回外来文化——锡克卫兵。金门共有四栋洋房有锡克卫兵的装饰,其中之一是陈清洁的别墅,他就葬在三号山。据说金门坟场也有锡克卫兵,但未能确定其位置。


锡克当然属于稀客人所有,不过锡克卫兵的化,它包含英国人、华人、以及土生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等的集体回忆,地域横跨南洋,香港、金门、中国威海,因此并非单一民族所拥有,而在上世纪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并向外传播。

2014年2月14日星期五

颂词

1869年11月,本地先驱人物陈金钟(陈笃生长子)、胡亚基、佘有进、陈明水以及章芳林等“唐商”(华族商人),把一幅用丝绸和沉香木制成、可摺成书的“颂词”,献给到访本地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次子阿尔弗雷德王子(Prince Alfred)。
这件珍贵文物,数年前不知何故流落到德国柏林的跳蚤市场,被一名喜欢收藏地图、快80岁才考获博士学位的德国犹太裔老人,以区区几块钱买去,后来捐赠给新加坡图书馆。


这79位商人是:
陈金钟 胡亚基 佘有进 陈明水 吕干 陈成宝 章芳林 朱仕华 林素兰 蔡亚隆 颜叔 罗汝瑶 王德兴邱正中 章芳源 梁庆堂 
沈湘州 洪金爵 张客 吴合弟 王德来 王霜 沈良锡 朱焕三 邱八清 林耳 沈吉若 林笑 刘永延 陈福荣 李阔 陈永锡 
梅阿义 蔡吉顺 薛学庸 刘记 黄文法 陈庆星 龙奇康 沈景贤 谢力 陈伦 陈太兴 赵聪 张春香 林壮源 
李亚炎 李清岩 林略 黄石 李松太 杨全 陈调顺 陈亚成 杨佛敬 徐金定 温坤 陈来 袁茂春 陈丹桂吴修水 林永端 杨成宗 
何亚状 曾淑章 陈凤毛 萧贤舞 廷俊 张达 黄永吉 薛梦麟 黄佛 郑理顺 陈金渊 徐永云 黄文和 李清池 沈丑 陈丙

这份唐商是当代风云人物,如陈金钟、佘有进、陈明水、陈成宝、章芳林、邱正中等人,不过有些名字并不常见,如陈庆星是与章芳林、陈成宝齐名的是鸦片响马,黄文发(某些传记称为阮文发)是本地第一位华人律师,李清池为陈笃生女婿,薛梦麟是金门会馆之创办董事之一, 萧贤舞为茶阳会馆之创办人。

名单部分人名与常见的写法有些差异,如洪金爵与洪金雀、 张客与张乞、邱正中与邱正忠等,当中章芳林(Chiang Hong Lim)、章芳源(Chiang Hong Guan)、洪金雀(Ang Kim Cheok)、张乞(Teo Keat)、陈金钟(Tan Kim Ching)等人葬在武吉布朗。




2014年2月10日星期一

郑古悦与新加坡集体鸣冤委员会

二战结束之后,郑古悦等人才筹组鸣冤委员会。

1946年6月2日,新加坡集体鸣冤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假中华总商会举行被害者家属大会,与会者不下千人,当天通过组织大纲,并公举并37位委员:
郑古悦、杨纘文、庄惠泉、黄奕欢、蔡晖生、苏孝先、孙炳炎、李佩琼、潘醒农、林明芳、郭珊瑚、何瑞兰、许允之、吴瑞甫、曾心影、李振殿、洪永安、刘牡丹、王丙丁、叶玉堆、李友竹、孙崇瑜、符致风、林师万、吴育生、梁元浩、吴胜鹏、李亮琪、黄秉胜、杨惺华、陈岳书、陈锡九、李仰光、林守明、李合平、李杏珠,李球。当中林守明几天后辞职,职位由张芹生补替。

6月6日,新加坡集体鸣冤委员会假中华总商会举行首次会议,并复选职员如下:
正主席:郑古悦
副主席:杨纘文
正总务:庄惠泉
副总务:黄亦欢
正文书:蔡晖生
副文书:苏孝先
正宣传:孙炳炎
副宣传:李佩琼
正登记:潘醒农
副登记:林明芳
正调查:郭珊瑚
副调查:何瑞兰
正财政:林师万

在日本统治期间,新马两地人民被迫缴纳5000万奉纳金,集体鸣冤委员会提出追索奉纳金,以救济被害者家属。另外集体鸣冤委员会也将调查人民在日治期间之损失,这包括物质的损失如房屋、钱财等,以及人命伤亡向日本追索血债。据陈嘉庚在南桥回忆录所提供的数字,新加坡的财务损失多达67,610,000叻币,日军用票有270,820,000元。

日军用票即所谓的香蕉纸,就是日治期间所使用的钞票,英军登陆之后即刻宣布香蕉纸作废,许多家庭所持有的金钱即刻成为废纸。

后来新加坡政府接受日本的赔偿方案,即提供2,500万津贴,以及2,500万贷款,而政府将赔偿用在人民福利方面,受害者则没有获得任何赔偿。

集体鸣冤委员会主席郑古悦在1957年去世,他葬在武吉布朗坟场。

791
861

2014年1月23日星期四

2月9日武吉布朗导览——从武吉布朗看文化思想回流金门厦门

新加坡是个移民社会,不论文化习俗都是由移民所引进,但民间的往来,其实产生一种对流。以坟墓旁的锡克卫兵为例,这是新加坡槟城等地区的独特习俗,但金门墓地也有这类锡克卫兵,这是早期在新加坡工作致富的金门人将这本土文化引进金门。金门最著名的就是抗战碉堡,许多人以为是国共对抗期间建造的,其实它是由长眠于武吉布朗的黄肖岩和林则杨于抗日时所督建。一水之遥的厦门,在世纪发生小刀会起义,创办人陈庆真其实是新加坡出生的英籍华人,小刀会起义还蔓延到上海。武吉布朗导览员林志强将带你参观黄肖岩与小刀会家族,以及金门与厦门先贤坟墓,和你一起探讨这股文化思想之回流。

日期:2014年2月9日
时间:上午9.00-12.00
地点:武吉布朗
收费:无

免责声明:
“在本人同意参加武吉布朗的游览活动下,我了解及接受我必须具备体力上的条件。在法律容许的程度下,我同意承担自身及我所看护的人士(包括儿童或我所监护的人士)可能受到身体损伤的任何及所有风险。”若有任何疑点,一概以英文版为准。

Disclaimer: By agreeing to take this walking tour of Bukit Brown Cemetery, I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at I must be physically fit and able to do so.To the extent permissible by law, I agree to assume any and all risk of injury or bodily harm to myself and persons in my care (including child or ward).

报名:

我们在周末为公众提供的导览服务是免费的

理想人数为一团三十人(平均一名导览员十五人)

请在我们的Facebook活动页面按‘参加’/‘加入’,然后告诉我们共有多少人与你一同参加活动,或直接在活动当天在集合地点(按个别游览活动页面所示)与我们会合。

武吉布朗义工座右铭:风雨无阻,不见不散。

========================================

游览活动:

武吉布朗遗迹公园占地约173英亩,其周边的道路有罗尼路、汤申路及泛岛快速公路。位于其北面的正是中央集水区森林,它们之间由罗尼路隔开。新加坡唯一由市政会管理的华人公坟就座落于武吉布朗,墓园内有超过10万座坟墓,也是中国以外最大的华人坟场之一。

别忘了享受一下武吉布朗那恬静和谐的气氛,也别羞于同导览员及其他参加者交流。我们都是业余和义务的导览员,但我们对武吉布朗具有一份深厚的感情,并认真地看待我们在武吉布朗的所有活动。我们也欢迎大家踊跃分享知识和心得

欲查阅武吉布朗的地图,请浏览:
http://bukitbrown.com/main/wp-content/uploads/2012/02/API.BBC_.Map_.ver3_4.jpg

========================================

游览须知:

1. 我们会在柏油路上步行,但也会有小段的山路,因此请穿着适当的衣装,尤其是适当的鞋子。

2. 请穿着轻便和通风透气的衣服。如果你特别惹蚊虫叮咬或格外容易被阳光灼伤肌肤,你可穿上长裤和长袖衣,并使用防晒膏和环保型的驱蚊剂。

3. 安全第一,所以请穿上舒适的防滑鞋。你也可以携带手杖。

4. 我们建议你在游览武吉布朗前,先了解一下关于它的资讯及背景。

5. 请携带饮用水、小点心、雨衣/雨伞和帽子等物品,并且为你的电子用品做防水措施。

6. 请在前往武吉布朗前先上厕所,因为那里及附近一带都没有厕所。

========================================

公共交通服务:

巴士服务:52号、74号、93号、165号、852号及855号。

从新加坡北部前往:乘搭地铁到玛丽蒙站(Marymount),然后步行到汤申路上段(Upper Thomson Road)的编号53019巴士车站,乘搭52号、74号、165号、852号或855号巴士均可。

在第6个车站(不包括上车的车站),编号41149的车站下车,即亚当路(Adam Road)新加坡岛屿乡村俱乐部(Singapore Island Country Club)对面的车站。下车后逆着车行的方向步行进入森路(Sime Road),然后转入第二个左转便是罗弄哈哇(Lorong Halwa),并可见武吉布朗的正门就在前面不远处。

从新加坡南部前往:乘搭地铁到花拉路站(Farrer Road),然后步行到花拉路(Farrer Road)大牌2和3号组屋前的编号11111巴士车站,乘搭93号、165号、852号或855号巴士均可。

在第5个车站(不包括上车的车站),编号41141的车站下车,即亚当路(Adam Road)新加坡岛屿乡村俱乐部(Singapore Island Country Club)入口前的车站。使用人行天桥过马路,逆着车行的方向步行进入森路(Sime Road),然后转入第二个左转便是罗弄哈哇(Lorong Halwa),并可见武吉布朗的正门就在前面不远处。

自己开车:

从罗尼路(Lornie Road)转入森路(Sime Road),然后转左进入罗弄哈哇(Lorong Halwa)。武吉布朗正门铁闸附近的空地可停车。

2014年1月13日星期一

武吉布朗看书法对联

在坟场其实有不少写的很好的书法对联,当中有篆书、草书、行书、隶属和楷书,不过经常被人忽视。














2013年12月17日星期二

武吉布朗挖掘工程今早启动

         武吉布朗坟场让路给八车道工程,今早开始挖掘,墓主之后人和挖掘工人陆续到来,鱼贯进入挖掘区,今天挖掘的坟墓包括编号1的周标娘编号16的王焕庭编号32的王书刚编号49的曾富娘编号52的王门梁氏,估计一天挖掘20-40座坟墓。
         武吉布朗2012年9月宣布被征用来建造公路,这座历史悠久的坟场的命运即刻受到关注,过后部长同意和一些兴趣组织进行对话会,不料对话会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2012年3月20日之新闻发布会。
         承建新道路的瑞丰工程公司,新道路将穿越武吉布朗坟场,最初估计受影响的坟墓多达5000座,陆管局强调因修改道路设计而减少到3746座,今年8发布的数据升4153,当局没有解释原因。
         新道路最大的争议是花费巨资的罗尼路八车道扩建工程2009年才落成,而新车道落成之后,罗尼路又将收缩回双车道的道路。此外为何不选择扩大罗尼路也是一个争议点,此举非但建造成本较低,受影响的坟墓数目也不多,唯路旁数十户洋房受影响。近期政府也公布南北新公路,梧槽中心的五座组屋受影响,数百户家庭受影响被迫迁。
         代部长陈川仁在国会上说,实质文物,包括墓碑、雕塑、瓷砖等也很重要。他表示会和有兴趣的团体和个人进一步讨论保存武吉布朗史料文物的课题。不过至今尚未公布保留那些受影响坟墓,至于拨款、如何储存以及临时储存场地等也没有公布。
         武吉布朗是个露天博物院,人文历史浓郁,是新加坡从开埠到建国的缩影,志愿导览院每周义务讲解,吸引不少国人到访,在没有资源和宣传下,至今已有一万人次,这尚未包括自己组团到访者。
         今年10月,武吉布朗被列入世界历史遗址观察名单,槟城在2009年进入观察名单,2011年马来西亚政府正式提名并获得世界文化遗迹,如果新加坡政府愿意,武吉布朗在两年后有机会成为世界文化遗迹。新加坡政府对世界文化遗迹也有兴趣,不过政府打算提名植物园。
         植物园讲述是英国人的殖民地史,而武吉布朗讲述的是从唐山的南洋的故事,两处由谦福路衔接,如果联合提名,更有机会进入世界文化遗迹,但政府至今未曾表态。
工作人员与家属鱼贯而行


武吉布朗学会廖雪珠接受新传媒的采访

挖掘现场只允许工作人员和家属进入

编号1

路管局职员阻止摄影员场外拍摄


 

2013年12月5日星期四

究竟武吉布朗有多少坟墓受公路影响?

究竟武吉布朗有多少坟墓受公路影响?去年的数据是3746座;今年8月却飙升到4153座,这个数目一直在增加,这是因为许多坟墓在点算过程中被遗漏,今天再去武吉布朗,带领路管局职员到现场。

邱菽园墓前有一墓碑因为倒塌,一开始解被忽略,而一号山876B没有墓碑,只有一块坟墓编号的石块,这里原先被当成非坟墓处理,后来后人认领,因此插上表记。这里共有三个有坟墓编号的石头,都有埋葬,其中之一是4个小孩,这两处还是当成非坟墓处理。因此目前在增添3座坟墓。

另一类遗漏是旧木条腐坏,在更新木条的时候遗漏,这类有83B,另外在一号山896前面有一倒塌墓碑,但不清楚是何种情况。另一类比较特殊的是已经迁移的坟墓,这类有些没有被点算。

武吉布朗受影响的坟墓一直都在增加,最终受影响的数目,恐怕要挖掘之后才搞得清。

83B,木条腐化后没有更新。
在邱菽园的前面,因为墓碑倒塌,被工作人员忽略。
在邱菽园的后面有座坟墓,可能已经迁移,但没有标记。
在一号山896号前面,有一块墓碑,没有标记。
876B没有墓碑,只有一块坟墓编号的石块,旁边还有两处当成非坟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