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新加坡
新加坡是反清大本营,洪门五只支系之中,天地会、洪顺堂和小刀会在1830年之前已经立足星洲,并且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清势力,在太平天国期间曾经反扑,期望建立大明国。清朝政府后来采取怀柔政策,以虚官之职来笼络海外华人,左秉隆在任期间更改善华人与清朝政府的关系,华人纷纷归顺。在甲午战争之后,清朝签署马关条约,海外华人对清朝的腐败感到悲愤,他们沉思如何挽救国家与民族,以一股由土生华人所领导的维新与革命运动在新加坡浮现。另一方面,殖民地政府对华人政策也出现转变,华社分成亲英与亲华两个阵营,一些反清份子如蔡茂春也归化为英籍。
维新运动
好学会分成中英两个语系以演说宣扬维新,它的功能就像革命期间的书报社,但因为没有固定场所,因此没有设立阅读室,邱菽园正是维新先锋,曾率领六百商绅向囚禁于瀛台的光绪帝请安,并资助勤王起义。陈云秋是继邱菽园之后的维新领袖,除了发起中华总商会、创办总汇报之外,更投身立宪运动,他电奏上京要求三年内设立国会,但因此被慈禧太后革职。梅泉宝自认跨党派,但思想明显倾向反对革命,在他主政《总汇新报》期间,曾与中兴报发生笔战,并抛出革命会导致中国被瓜分之论。
革命运动
孙中山在新加坡设立同盟会,也标志着本地革命势力与世界接轨,潜伏多时的许雪秋受委为东军都督,部署黄冈起义。黄冈之役因弹粮补给不继而宣告失败,但起义军人成功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升起,这是最激烈的一场起义,由黄兴督战,战亡的72烈士当中,有28人来自南洋,其中8人来自新加坡,6人来自马来亚。黄花岗起义原本有10军队,起义时剩下四路,但真正发动攻击的仅有黄兴所带来的这只,当时还有军队滞留香港,林镜秋即是其中之一。在革命期间,报章以及新式学校纷纷成立,革命派更重视街头演说,还有长期的笔战更让平民大众有机会深度的接触政治。
革命与维新之间的妥协
革命与维新支持者经常被形容为势不两立,其实他们在多个场合携手合作,以中华女学堂为例,发起人余岱宗来自同盟会和同德书报社,名誉总理是清朝副领事,管理层是以立宪派为主,学校章程是由康有为拟定,而捐献者来自不同阵营。中华女校并非孤立例子,其他新式学堂都出现革命维新共同合办的现象。振武善社是各党派最活跃的组织,所主办的活动都受到朝廷、维新和革命派的支持;而星洲书报社被张永福和郑席珍形容为革命的外围组织,这应该是指书报社对革命所做出的贡献,但星洲书报社却也是一个跨党派平台。
共和党
民国之后,辜鸿铭一直蓄留辫子,张勋一度复辟帝制,这种缅怀帝皇体系的思维也在新加坡出现,范英杰(云英杰)和曾佛添即是典型例子。而清朝被推翻之后,君主立宪逐步转向共和立宪,经过一些整合,本地共和党成立,一些倾向保守的绅商也转向共和党,如中华总商会。在大选之后,国民党成为第一大政党,但议席不过半,因此共和党和其他政党整合成为进步党,进一步和国民党抗衡。本地支部随后也更名,但因政治因素不久后解散,但振南日报为共和喉舌,它一直宣扬共和理念以及攻击孙中山的政策。
国民党
尽管殖民地政府允许国民党和共和党注册,但对这类支持中国的组织感到不自在,在民国初期的20年,有不少国民党要员被驱逐出境。由于殖民地政府不允许任何反中国(袁世凯)活动,在孙中山重组中华革命党的时候,本地国民党已经被终止,党员纷纷转入书报社。在这期间只有几次大型追悼会,如宋教仁、陈其美和孙中山,从追悼会可以看出国民党已被殖民地紧紧钳制,由于革命报章陆续倒闭,在言论上,他们也面对共和党的打压。
“国、共”合作
国民党与共和党其实有许多合作空间,福建保安捐是清朝被推翻之后的首度合作,一些强硬派的领袖如张永福陈楚楠都愿意放下成见,与保皇派携手筹募保安捐,革命派在这之前其实已经发起一轮募捐以怃恤伤兵。宋教仁追悼会是由官方主导,因此双方都参与,接下来是护法运动,不过最常见的商场上的合作。两个阵营在对立之间妥协,在抗衡当中寻求合作,他们并非传闻中的势不两立。
理想社会
附录一
从同盟会到国民党
东京的同盟会是个由不同反清组织组成的联合同盟,除了反清之外,他们对未来的治国理念都有差异,这导致革命成功之后纷纷脱离同盟会。新加坡同盟会是南洋总部,英属马来亚、缅甸、荷属印尼、法属越南和泰国都由新加坡会员协助开发。新加坡是继东京之后成立的支会,有许多会员其实并不在新加坡,或者在他处发起新分会之后,被列为其他地区发起人,除了会员来自不同地区之外,本地会员至少有两名女性。宋教仁是国民党的发起人,而新加坡支部在1913年成立。
同盟会名录
国民党名录
武吉布朗坟区之同盟会和国民党成员
附录二
保皇会有康有为所创,邱菽园成为新加坡分会会长,但他后来否认这事。康有为后来提倡立宪,梁启超也组织闻政社,这些组织相信曾在本地设立分会,但没有具体名册。邱菽园曾经发动向光绪请安,这也称为星洲上书记,共有六百名绅商签署。他也组织好学会星洲支那分会,当时吸引不少知识分子参与,虽然他们未必全是维新会员,但整体而言可说是早期维新支持者。共和党基本上继承维新的势力,但政党不久之后被吊销。
共和党名录
武吉布朗坟区之维新派和共和党成员
Bukit Brown
by Walter Lim
武吉布朗,撰写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