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3年7月27日星期四

战前如切华校

战前如切华校

林志强



20世纪初,新加坡出现一股移民潮,华族人口从1901年的16万4千人,急速增长到1921年的31万7千人。继新加坡铁路之后,丹戎巴葛和如切之间也有铁路穿行,1926 年提升为无轨电车,往返丹戎巴葛、桥南路、克罗士街上段、新桥路、禧街、维多利亚、加冷、芽笼路和芽笼士乃。便利的交通吸引新移民到市区外围开拓新家园,周如切也将种植园开辟为住宅区,如切因此繁华起来,教育需求也日益殷切。

早期的学校

周如切生于中国,曾在新加坡加入同盟会参加中国政治改革。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华人更重视教育,他对振东学校、中南学校、星洲幼稚园都有捐献。1920年,他联合同盟会王金链、陈延谦和吴海塗,以及周壬鑫和陈敬贤等倡议建设学校,使筚路蓝缕的加东开启文化之曙光。他献出价值5万元,包括一英亩多的土地和学校建筑,其他十四位各捐5百至2千元,共筹募到1万余元。如切原是加东区内的种植园,在发展为住宅区的初期经常被称为加东,学校后续发展不详。

加东振群学校是所平民学校,1928年因经济拮据而发起募捐活动,所以邀请总领事写推介信。据报道,学校创办已有八年多,为贫苦无力求学之青年而设,当时特派蔡运庆、云茂川、严福南、严崇钦、符开荫、韩敬三、苏庆梅、陶朴、李大干、徐振盛等分别向各界劝捐。这是所海南人学校,按推算1921年已经存在, 1929年搬迁到小坡二马路。

育才学校是加东区的早期学校之一,在1923年前已经存在,校长许俊痴。学校在1924年举行毕业典礼,当时的名誉总理是王嘉禄,正副总理侯西返和张金荣,财政连乾顺。学校在1926年改组后迁往如切路,学生从70多名激增到150多名,由于校舍过于拥挤,校长许俊痴和校董商议,后来搬到如切观音堂旁边的76号洋楼。

早期的学校还有加东女学校,最初校址在芽笼警察局后面,1924年搬到如切路,校长何女士,这所加东女学校和后来的加东女学校毫无关联。平民义务夜校是许痴若于1925年召集张澧浦、陈雄飞、王锦隆和王守美等在如切路创办,捐款者还包括同盟会成员何心田和苏彬廷。

规模最大的学校

浚源学校成立于1924年,原是新加坡长老会所创办,因为面对经济困难,所以邀请林青山设法筹办,学校在1927年4月1日改组而脱离教会,方怀南出任浚源学校校长。

方怀南又名方书邦,来自中国潮州普宁,是《南洋商報》1923年9月6日创刊时首任总编辑,因党派意识浓烈,殖民地政府下令《南洋商报》于同年10月29日停刊,报章直到1924年2月1日复刊。他精通中英,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又有一段交汇。在1927年7月,泰戈尔到访新加坡,华人社团齐聚中华电影院(即东方影院)为他主办欢迎会。他在会上以英语发表演说,方怀南当场译为华语。他和潮州南来的母亲就住在艾弗烈路(Everitt Road)。

浚源学校也是建国总理的母校,《李光耀回忆录》中提及,外祖母要他学习华文,送他到如切台的浚源学校。这是两层楼木板结构的建筑,大约10间教室,每班35-40个学生。学校后来搬到坤成路,据1935年出版的《侨民学校调查录》,学生有427名。长老会后来接管学校,委任林明诸和陈令典牧师负责校务。

华校需求殷切

新移民不断迁入,区内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如切台(Joo Chiat Terrace)公立星东学校成立于1930年,1932年因扩充校舍而租用隔邻房产,周清廉和海南籍同盟会成员陈开国在1934年受邀为学校名誉董事。周如切后人在博文中提到,周清廉是周如切和中国发妻林香娘所生的长子,妻子是厦门缠足的大家闺秀,1915年举家迁移到新加坡,周如切之子对于资助华校自然义不容辞。学校筹建新校舍但经费不足,1939年获得教育提学司批准公开募捐。

立达学校在1933年成立,校舍在东海岸路189号,学生初期从四、五十人增加到百多人,因此在1936年搬迁到东海岸213号。立达是民办学校,校长沈亚味,教员有李祖荣、何志超和李东光,经济来源依赖学生的学费,收支不敷则由校董捐款补足。学校稳健发展,1939年主办恳亲会,侯西返和周献瑞受邀前来演讲。

如切区内有大量海南居民,有鉴于此,周子干、郭荣、陈昌学、黄互桓、胡涛、蔡思酡、潘望等人于1936年创立星华公立学校,租用如切路416号作为校址,11月22日由施正领事主持开幕。由于学生不断增加,因此相继租用404号和373号作为分校,学校后来搬到海格路209号 。

阮星池祖籍新会,祖父是清朝太医,他持有中国和葡萄牙的行医执照,1937年来新加坡长泰街开设医馆。因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更多人南来避难而失学,他决定和南天酒店经理巫志南成立星岛公学。学校位于如切路65号,在1939年1月14日开学,张美庆女士出任校长,并邀请曾纪辰主持开幕礼。开学不久,学生从80多名激增到130名,原有校址不敷应用,因此租用原址背后的罗弄101樟宜路60号的一栋洋楼,4月搬迁到新址。1941年7月底,学校召开董事会议,学生人数已有2百多人,因此开辟下午班。不久日军开始轰炸新加坡,学校在二战爆发后停课。

大时代不朽记忆

殖民地政府重视英国体系教育制度的学校,华人则希望后代保留华文,因而自发筹募经费创办华校,这种坚持使人生道路格外坎坷,但每个人都无怨无悔。新加坡独立后,政府开发乡村为新镇,各地都出现人口大迁徙,老区学校被迫关闭,如切人也各奔东西。尽管人事已非,在一个历史大时代,如切荡漾着新客过番,在此安身立命的不朽记忆。

1930年浚源学校师生合照,校前飘扬着五色旗。
              加东地主周如切。
莘辛学子曾在此上课的立达学校。
华商筹办华校,在如切开启文化曙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