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7月31日星期二

LTA contractor can't read this graves' name

2808

309
so can you?

2012年7月24日星期二

武吉布郎迁坟的点算方式不妥当


       武吉布郎坟场受工程影响的坟墓,从一开始的3746座,目前已经出现增加的迹象,增加主要有两种情况,再次发现有遗漏而增补,或家属过后向当局申报,坟场可以看见一些未公开,但不属于342座无法辨认坟墓的新编号。

       在受工程影响的范围,已经迁移的坟墓是不做点算,这些坟墓外形多数已经破损,不过破损的坟墓就未必尸骨已经迁移,另外一些则是石碑严重下沉而被忽略,如果再次仔细检查,坟墓其实尚未迁移,所以受影响的坟墓数目增加。由于这类坟墓相当多,相信还有坟墓遗漏未曾点算,当局应该对已经确认迁移的坟墓进行标记,以方便寻找被遗漏的坟墓。 

       某些情况下葬之后并没有竖立墓碑,工作人员因没法察觉而被忽略。不竖立墓碑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风水,另外就是经济能力或物资缺乏,如果后人继续前来拜祭,发现墓地受影响,就会向当局反映,某一处(876B)多达五个坟墓没有竖立碑石,当中一个埋葬了三名小孩。

       没有碑石的坟墓在日本占领的年代更常见,由于物资缺乏,甚至整个家庭都死于非命,有些由市政厅直接埋葬,或直接丢弃在乱葬岗,目前所征用的土地就包括这类墓地。日本占领期间非但物资缺乏,连墓地也短缺,原本殖民地政府划为坟墓之间的走道也用来埋葬,甚至规定小孩的尸体必须多人同葬。1965年政府加宽罗尼路而征用140座坟墓,却有237人的尸骨,这期间的墓地非但不可能出现无人安葬的情况,而且人数还比墓穴数目更多,坟场记录也能证明坟墓之间的空地是埋着尸骨,不过由于没有后人或后人不晓得祖先埋葬之处,没法向当局反映。

       1965年的迁坟工程由PWD负责,他们以坟墓记录为准,每个埋葬的墓穴都会挖掘清理,现在路管局则以墓碑为依据,没有墓碑的坟墓就视为无人埋葬的空地,这种方式非常不妥。按工作流程,经点算的坟墓挖掘之后,就会出动铲泥机将剩余的坟墓连泥带骨一起铲平,许多没有墓碑的尸骨,最终将被压在高速公路地下,或伴着黄土四处散撒在公园或草地间。去年义顺组屋进行翻新的时候发现一具棺木,报章也曾报道,大雨过后泥土流失,造成尸骨暴露,这些都是当年挖掘坟场遗留下来的尸骨,如果按照目前这套方式点算挖掘,这种情景或许会在未来的武吉布郎公路出现,武吉布郎已经规划成为住宅区,说不定还会在自家后院发现尸骨。

路管局应该检讨目前点算受影响坟墓的方式,不能因为没人反映,就理所当然的将没有竖立碑石的坟墓当成无人埋葬的空地处理。


这片“空地”其实有五个坟墓,但因为没有墓碑而被工作人员忽略,后来家属申报才被发现。武吉布朗坟场有许多这样的坟墓,相信还有许多未被工作人员发现,它们的命运或许就是被压在新建的高速公路下,或尸骨参杂在黄土中,用来填补公园流失的泥土。


海峡时报——1965年迁坟通告,140座坟墓受影响,237具尸骨。

2012年7月17日星期二

庆德会薛文仲后人——薛长吉


薛文仲(1807-1888)是庆德会三十六名会员之一,曾在1856-1888年之间出任会长,他生与死都在马六甲,和薛佛记家族关系密切,1825年来新加坡,后与薛佛记合创文仲公司。1846年薛文仲和薛佛记退出,其子See Chow Keong与薛佛记之子薛(荣樾)加入,文仲公司改组。

据1910年的一份法庭通告显示,薛文仲的遗产继承人包括薛长泉(See Tiang Chuan),薛长林(see Tiang Lim)与其他四人,他们都是薛文仲的孙辈,后人分别新甲两地。

庆德会会籍原则上只由其中之一的后裔继承,但这个原则没有严格执行,1928年的会员名录有五个家族,同时有超过一名的会员,该年来自薛文仲家族的有薛长吉,薛长泉和薛明旺,薛长泉是马六甲系后人,薛明旺是长林之子,与长吉都是新加坡系后人。

武吉布郎发现薛长吉的坟墓,有关薛长吉目前的资料非常贫乏,因此不容易比对,就所得资料,相信他就是薛文仲的孙子。薛长吉在1931年去世,享年66岁,二女关娘和福娘,男孙薛美理和女孙薛罗里,相信他的儿子在他之前去世,因此没有在墓碑上留下名字。

坟墓受到道路工程影响,不久就会拆迁。


2012年7月16日星期一

部分遗漏名录


223    BRICK  2 different grave,王泉南 unpeg
309    王文珍(文珍王府君)
389    王揽涎
553A   王柔(王柔墓)
1102   王国慎
1348   ?铭庆
1375   林清和
1400A  陈玉香(孙门陈玉香)
1489   陈淡英
1661A  郑金水
1932   薛有元 林宝娘
2054A  李合意
2158   黄心妙
2543   黄软苏
2808   吴鸾娘(王门吴氏鸾娘)
2908   SEOW SAI KIM (2 different grave,施月娘 unpeg)
2970   张家仁 (KIA JIN)
3002   赵朝冠
3528A  黄水拔 (NG CHWEE PUAT)


3020A  X176 KEN TOCK (17-8-42, P.155)
3351   X1103 TAN CHOR LIANG & YONG AH YONG (23-12-42, P.43)
3356   X1127 NG HEE (27-12-42, P.46)
3488   X1453 CHNG THA 28-1-43, P.67)
3506   X1307 TOH SAI NOI, LOH YIN SENG, WEE KYE HIN, CHUA CHOON YEW (12-1-43, P.57)

309 王文珍

389    王揽涎
553A   王柔(王柔墓)
1102王国慎
1348 ?铭庆
1375 林清和
1400A 陈玉香

1489 陈淡英
1661A  郑金水
2158 黄心妙
2543 黄软苏
2808   吴鸾娘
2908   SEOW SAI KIM
2970   张家仁 (KIA JIN)
3002   赵朝冠

680 / 690
BRICK / 王泉南


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葬在武吉布朗坟场的华侨中学先贤


1913年5月陈嘉庚提出应该在新加坡办一所用中文教学的学校,但计划并没有受到英国殖民政府支持。1918年陈嘉庚认捐三万元,并募捐二十万元,召开捐款人大会,成立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董事会,公举陈嘉庚为董事长,吴胜鹏为副董事长,购买新加坡小坡尼文律两栋楼房作为校舍。经上海教育会会长黄炎培介绍涂開輿出任第一届校长。1919年3月21日正式成立举行开幕典礼,首批78名学生进入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就读。




有十五位华中先贤葬在武吉布郎,他们是
薛中华 See Tiong Wah
陈武烈 Tan Boo Liat
陈楚楠 Tan Lian Chye
石清歧 Cheok Cheng Kee
薛武院 Seet Boo Ih
甘清泗 Kum Cheng Soo
陈延谦 Tan Ean Kiam
钟水泮 Cheong Chwee Phuan
林箕当 Lim Kee Tong
谢有祥 Chia Yew Siong
王纯智 Ong Choon Tee
颜长贵 Gan Tiang Kwee
郑古悦 Tay Koh Yat
王声世 Ong Seng Say
蒋骥甫 Chionh Ke Fu



华中第一届校董名录(1919)
正总理:陈嘉庚
副总理:吴胜鹏
财政:林义顺
查账员:何仲英
查账员:黄有渊

林推迁 曾江水 陈若愚 刘登鼎 陈梦桃 陈开国
石霭云 陈东岭 雷善甫 薛中华 蔡仪卿 符瘦(木無)
苏耀卿 林箕当 林隆江 伍召南 梁仲伦 谢树春
陈武烈 麦仲尧 陈楚楠 陈金广 俞詠瞻 顾旭侯
杨绍周 王志华 石清歧 薛武院 林秉祥 蔡嘉种
黄肖严 甘清泗 王金链 洪镜湖 洪神扶 陈延谦
钟水泮 陈辉相 王会仪 吴有胜 汤观秀 朱撰行
吴晋陞 程薰南 黄仙舟 沈蔼塘 陈敬堂 李凤严
蓝伟烈 刘碧波 吴扬芳 曾汝年 陈翼扶 梁谷欣
云茂悦

1922 谢有祥
1923 王纯智 颜长贵
1930 郑古悦
1937 王声世
1939 蒋骥甫

2012年7月10日星期二

从咖啡山看中国百年变迁


重新探讨咖啡山的价值

走过必留痕迹,历史的长廊就在武吉布郎坟场留下许多烙印,不仅涵盖本地华人先驱的过去,也反映中国的动荡年代,邻近地区的变迁。武吉布郎,新恒山亭和太原山坟场形成的咖啡山大坟区,就以这里的一些坟墓探索中国百年变迁,以及局势如何牵动本地华社,重新探讨咖啡山的价值。

天运太平五年
 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揭竿起义,随后占领长沙武汉,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于此,小刀会则在厦门和上海起义,小刀会是由新加坡英籍华人陈庆真所创,但他不幸遭官府逮捕处死。18535月黄威在厦门起义,成功建立大明政权,年号天德,这个政权只维持六个月,黄志信(黄仲涵父亲)最后带领部队逃亡印尼。同年9月小刀会联合诸帮会在上海起义,成事之后众人推举刘丽川为首领,建立大明政权,该年定为天运元年。这场起义可以追溯到1852年,小刀会领袖周立春率领村民与官府抗争,他们坚持到成功起义,有学者认为本地华人也参与上海起义,但却没有具体证据,武吉布郎就有个天运太平丙辰五年的坟墓。有别于中国,新加坡以1852年为天运元年,这些坟墓和上海小刀会起义有关,他们视周立春带领村民与官府抗争为天运元年。刘丽川政权维持十七个月,横跨三个年头,天运三年灭亡,在新加坡却有天运四年五年的坟墓,这是因为潘起亮与残余部队投靠太平天国,因而被视为天运的延续。

章三潮进士
 捐钱买官由来已久,在道光咸丰年间更盛极一时,但鬻官制一直局限在中国境内,直到1869年章芳林因捐助福建海防基金才获得道官的官衔,这是因为清朝政府对海外华人一直抱着敌视的态度。清朝政府发现海外华人的强大经济能力,随着也在海外兜售虚设官衔,一方面笼络民心归顺朝廷,避免华人加入反清组织,另一方面则减轻财政负担。1886年张之洞派王荣和等到南洋诸岛考察巡视,1893年上书修改对海外华人返国的不友善条例,这是清朝政府对海外华人政策重大转变。章芳林是鬻官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捐助大笔款项给清朝政府,个人获得从一品的官衔,祖上三代,十一名儿子,还有女婿也获得不同级别的官衔,父亲章三潮更是进士,他的家族在武吉布郎坟场共有30座坟墓,是武吉布郎最庞大的家族。清朝的官职共分九品十八级,几乎所有级别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当时海外华人对中国的认捐,从此就可窥探一般。

1898年光绪实行戊戍变法,百日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曾在新加坡河旁的客云庐避难,原址是邱菽园恒春号楼上,现成为大华银行大厦的一部分。邱菽园是康有为海外重要的支持者,资助康有为巨额经费,1898年开办天南日报宣扬改革维新理念,后来成为保皇会新加坡分会会长。当时除了天南日报之外还有星报,为本地注入一股新气息,因此更多年轻人更关注中国政局时事。那个时候俱乐部盛行,1901年小桃园成立,这是年轻人聚集取乐之处,也是畅谈国事的场所,发起人之一是陈连亩,他也是小桃园的业主。1903年邹容和章太炎被捕入狱准备引渡给清朝政府,陈楚楠等以小桃园名誉上书英驻上海大使馆,援引保护国事犯条例要求拒绝引渡,邹容和章太炎最终获免引渡,邱菽园、陈连亩与陈楚楠都长眠于武吉布郎。

年号偏安十八年的坟墓
190811月中国发生重大变迁,光绪慈禧相隔一天去世,宣统溥仪登基,父亲摄政王载沣不久就将袁世凯撤职,这年慈禧拍定钦定宪法,分九年在中国落实君主立宪,政权的震荡带动另一群人的沉浮。新恒山亭有个姓吴谥九二的坟墓,以数目字为名不足为奇,但本地所常见的私谥,是以死者生前的功德或言行性格取字,都具有颂扬死者的字眼,不会以一个没有意义的数目字为谥,相信其后人是借用易经的九二见龙在田,暗喻地方性领袖。他去世年份是偏安十八年岁次丙寅,应对1926年,即1909年南来避难,偏安具有远离政权中心苟且偷生之意,也显示他是政权失意集团的官员。这个坟墓主人死后拒绝使用民国年份,相信是保皇派成员,官场遭排挤,复辟帝制又无望,以至郁郁而终,最后留下偏安二字,就是折射这个政权叠续权力斗争的大时代。


由同盟会改组形成的国民党
孙中山被清朝政府列为四大寇因而流亡海外,透过一份月份牌,知道新加坡有股革命的呼声,他通过尤烈与陈楚楠张永福等人会面,稍后在晚晴园成立同盟会南洋支部,主张透过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并且发动十次起义。革命需要牺牲,对于牺牲孙中山其实不存底线,即使剩下两个人。除了性命之外还需要牺牲大量财物,许多会员因而倾家荡产,海峡时报曾经报道,革命派随时准备牺牲奉献,不少本地区华人在十次起义中就义,更多人因革命而散尽家产。革命的成功不是个人的功劳,孙中山也认为海外华人造就了这场胜利,葬在武吉布郎的有陈楚楠、林镜秋、留鸿石、蒋玉田、陈武烈、陈祯祥、郑古悦、邱继显、周如切与洪声音,新恒山亭则有叶玉桑,王声世和陈延谦也被认为是同盟会会员,此外建造晚晴园的梅宝泉也安葬于此,还有多位会员还在确认中。宋教仁后来改组同盟会,并与其他政党组成国民党,新加坡同盟会也随着改称国民党新加坡支部。

中国共和党,后来合并成为进步党

民初中国前后成立三百多个政党,经不断合并形成几个主要政党,共和党是其中之一。共和党在海外设立七个支部,1913年民国副总统黎洪元授命周壬鑫薛武院依殖民地法律成立海外支部,中国共和党过后合并组成进步党,本地支部随着更换名称。共和党主张立宪,提倡五族共和,与国民党对立,一份1913年共和党职员表显示党要都是本地工商与银行领袖,或是各界翘锐,反观同盟会与国民党在本地的阵容就显得逊色。同盟会或保皇会,国民党或共和党,两者虽然理念不一,本地华人都积极参与,这正显示本地华对中国建设的参与程度,以及多元性的贡献,长眠武吉布郎坟场的共和党党员有薛武院、林志义、薛中华、邱菽园、萧荣珍、潘藏珍、王文达、廖正兴、邱阵扬、林得金、谢有祥、黄德成与石清歧。薛中华是石叻先驱,幼女彩凤嫁给陈序,其父陈调元上将是民国山东省主席,1943年在四川病逝,兄长陈度是章含之生父,陈序晚年在台湾逝世。

1912年陈焕章在上海成立孔教总会,在袁世凯的支持下,1913年在北京设立总部,并在全国各地设立分会。陈焕章先后出任袁世凯、段祺瑞、曹锟等的总统顾问,曾经要求将孔教定为国教,他也是康有为的门生。康有为在新加坡的时候已经开始推广儒学,在宣统逊位民国成立之前的过度期间,本地报章曾经使用孔历,即孔子诞生年份的纪年,石叻孔教会成立于1914年,曾经要求殖民地政府将孔子诞辰列为公共假日。武吉布郎有好些孔子纪年的坟墓,可见儒学在当年的影响力。这里还有孔府七十二世后人的坟墓,孔天相是华英电影院(即后来的金华戏院)主人,邵仁枚得到他的协助,新加坡的业务才稳健发展,其弟孔天增曾出任袁世凯总统的秘书和总统图书馆馆长,两人都来马六甲出世,就读于英华学校。孔天相妻子李惜娘在1926年去世,她葬在武吉布郎坟场,当时孔天相为自己预置生圹,但晚年去世时,后人将他葬在比达达里坟场。

新加坡发现民国期间的天运墓碑
1917年张勋复辟帝制,拥溥仪回京称帝,事件不久就被段祺瑞平息,但他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呼吁议员南下护法,不料军政府改组废除大元帅制,孙中山愤而辞职。1922年再度发起护法运动,又因陈炯明兵叛而以失败收场,192410月应北京政府之邀北上共商国事,但积劳成疾,于1925312日逝世,留下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随后蒋介石展开北伐,1928年张学良易帜归顺,终于实现南北统一。1925年至28年期间,武吉布郎坟场有三个坟墓采改用天运纪年,太原山则出现天运十四年的坟墓,武吉布郎还有共和十五年坟墓和中华十六年的坟墓,天运是清末的产物,随着民国的成立已经走进历史,民国时期坟墓采用天运年号非常罕见,大有不承认当时政权准备再度起义的意味。尽管清朝已被推翻,中国成为共和体制国家,但国会一直没法运作,这些坟墓反映了当时本地华人对中国政局的不满。1924年黄埔军校创立,黄吾珍、郑介民和郑拔群等受到南洋支部的保荐到黄埔军校受训,来自新加坡的学员还有丘中植、郭进才、马岳峻、洪志远、黄平均、谢聪水、何连登与张朝国。

联合早报 4 April 1983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向中国发动攻势,军人在前线抗敌之余,还有大批文人南下宣扬抗日救国,最为人知的就是郁达夫,当时南来避乱的文人还有很多,当中之一就是冯蕉衣。冯蕉衣1913年生于潮州,1937年南来担任书记,常有新诗在报章发表,备受任职于星洲日报的郁达夫赏识,后来因为失业陷入窘境,文字充满哀愁而被称为黑暗派诗人,1940年因病贫交集与世长辞,身后事由友人料理,他葬在武吉布郎坟场,墓碑上刻着诗人冯蕉衣之墓,为了哀悼这位年轻诗人,郁达夫为他写下一首诗。郁达夫也曾写诗祝贺王声世七十大寿,诗中还说他日还乡在赋新诗,不料王声世不久就去世,而郁达夫也在二战结束前被杀。武吉布郎坟场也是二战战场,有颗炮弹掉落在颜永成家族的墓地,某个墓碑因而被摧毁。这里还有多个乱葬岗,是被日军杀害的冤魂藏魄之处,这里也有抗日志士的堆堆黄土。

世界各地都有中山纪念馆,但只有一个中山陵,同盟会成员遍布世界,能够形成同盟会或辛亥革命陵园的恐怕只有新加坡,孙中山、同盟会和辛亥革命是世界各地学者热衷研究的课题,这只是咖啡山的一小篇章。新加坡是南洋的中心点,和邻近国家有互动频密,这些都反映在坟墓碑上,咖啡山所反映的中国百年变迁仅是其一,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日本在咖啡山同样留下精彩的故事正等待发掘。在咖啡山即使一个不起眼的墓碑,背后也可能隐藏一个大时代的动人事迹,它所蕴藏的不是骨骸与碑石,而是五彩斑斓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和东南亚人民共同的记忆,各界应该重新探讨咖啡山的价值。

今年二月加拿大卑诗省二埠市(New Westminster)议会通过修复历史文物政策,该区华人坟墓有望获得保留,这或许有值得我们借镜之处,是我们检讨历史遗迹准则的时候,大家都不希望武吉布郎落得龙牙门一样的下场,摧毁之后才来花费巨资竖立仿造品,或新加坡河口石碑一样,炸碎之后才保留一块碎片在博物院。毕竟我们不处在前部长林金山的年代迫迁需要坟地来建造组屋,我们的人口增长低于替代水平,引进新移民政策也收缩,我们不需要再挖掘先人的坟墓来建屋。新加坡政府各部门都人才济济,是有能力在不摧毁咖啡山的情况下继续发展,在三十年内将坟区发展成为住宅区的蓝图,应该重新检讨。


作者:林志强,坟山探索者
部分资料由吴安全提供